“住县城、跑村里,油钱比工资高”,30岁李骁与同村年轻干部电梯里的苦笑对话

达州 更新于:2025-09-13 06:41
  • 用户7385168728627
    “住县城、跑村里,油钱比工资高。”30岁的李骁在小区电梯里碰到两个同村的年轻干部,三人苦笑:同一栋楼,同一趟通勤,同一本账——每月2300元工资,油费过路费先砍掉600。
    2021年他被老家四川达州某村“喊回去”,理由是“要学历、会电脑”。
    头一年,他天没亮就出门,天黑透才回家,饭点在镇上对付一碗面。
    评论区里@村口张叔说:“年轻人肯回来就不错,别嫌钱少。”@打工的阿芬回:“我表弟在福建晋江当村干部,住镇里,每月补贴500元交通费,还配了辆旧皮卡。”
    搜了一下,农业农村部2023年通报,全国村“两委”干部平均年龄42岁,大专以上占34%,可中西部仍有七成村交通补贴为零。

    李骁算过,如果天天回县城,一个月跑1300公里,电动车电费也得200多。
    于是他和另外两个干部干脆周一进村、周五回家,把宿舍改成“共享厨房”,轮流做饭。
    工资涨到2500元那天,他妈在电话那头说:“不够就家里贴点,别打退堂鼓。”李骁没吭声,只把通话录音设成闹铃——早上六点,准时进村打卡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